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圓度指數”評估體重更準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羅櫻櫻  □楊冰瑩

幾十年來,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一直被視為衡量體重的國際標準。但近年,科學家認為只用BMI衡量體重,可能誤判個體健康狀況。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等機構學者、歐洲肥胖研究協會均推出更精準科學的測量方法。

用BMI評估體重有兩方面的局限性。一方面,它只反映受測者體重和身高的關系,難以區分體重中脂肪和肌肉的比例。在某一特定的體重指數下,不同個體的體成分可能有很大差異。另一方面,它無法反映脂肪在身體中的分布位置。體脂肪可分為皮下和內臟兩種,內臟脂肪增加和代謝性疾病風險增高相關。此外,有研究顯示,人群平均的BMI在不同種族、性別和年齡段之間有顯著差異。

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等機構學者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開放》刊文稱,身體圓度指數(BRI)能更準確衡量體質水平。根據相關研究,BRI小于3.4的成年人全因死亡率增加了25%,BRI在6.9及以上的成年人全因死亡率增加了49%。BRI由美國研究人員于2013年創建,主要基于身高和腰圍來估算,算法為【364.2-365.5×√(1-[腰圍(米)/(2π)2]/[0.5×身高(米)]2)】,如果一位男士腰圍0.85米、身高1.8米,他的BRI為3.59。該數值越高,意味著內臟脂肪堆積越明顯。研究顯示,BRI可更有效地預測與脂肪分布相關的健康風險,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但它仍有局限性,首先BRI目前還缺乏更廣泛的研究數據,難以確定其有效性和適用范圍,需進一步臨床驗證和推廣應用。其次,與BMI相比,它的算法復雜,應用不夠簡便。為此,一些醫學平臺開發了自動計算網頁,只需輸入身高、腰圍就能自動算出BRI數值。

近期,歐洲肥胖研究協會提出,在考慮BMI時,可加入腰高比(腰圍除以身高)和身體健康狀態,共同判斷是否肥胖。鑒于對BMI在25及以上、腰高比大于0.5,同時存在機體功能、心理障礙或并發癥的個體,建議按肥胖進行醫學管理,因為有較高代謝性疾病風險。

生活中,要改善體重和健康狀況,關鍵在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應遵循健康飲食原則,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蔬果、全谷物的比例,控制總能量攝入。同時,每周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和騎行,增加能量消耗。此外,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減少壓力。定期監測體重和身體成分,調整生活方式以適應身體變化?!?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广西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