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醫院控制吸煙與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 肖丹 □助理研究員 程安琪 □博士生 謝穎
近年來,我國在控煙方面取得一定成績。據調查,我國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從2002年的28.5%,降至2022年的24.1%。但近期《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刊發的新研究顯示,當前整體吸煙率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提出的“2030年15歲以上吸煙率降至20%”目標仍有差距,控煙措施存在多個短板。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和消費國,近年來依據國情制定了一系列控煙措施:將控煙工作融入愛國衛生工作,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落實煙草流行監測、在地方公共場所推行禁煙政策,推廣戒煙熱線、戒煙門診及數字戒煙工具等。上述新研究顯示,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推出“MPOWER”政策(無煙立法,幫助戒煙,煙草包裝警示,全面禁止煙草廣告、促銷與贊助,提高煙草稅等),但我國對該政策的實施均有進步空間。
未形成全國性控煙法律法規。既往研究表明,國家級的無煙立法有助于減少人均卷煙消費量和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目前我國僅北京、上海等20余個城市出臺了區域性的公共場所控煙法規,尚未出臺全國公共場所的禁煙法律。為實現“到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達80%及以上”的目標,還需加快無煙立法進程。
戒煙藥物仍需自費。有研究表明,將戒煙相關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可提高戒煙服務使用率。目前《中國臨床戒煙指南》推薦的3種戒煙藥物均未納入醫保,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戒煙藥物的使用率。英國承諾將用于戒煙服務的資金增加一倍以上,每年額外撥款7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6.5億元)以支持地方戒煙服務。我國或可探索減少戒煙者經濟負擔的有關措施,完善戒煙與煙草依賴診治服務體系。
煙草包裝未設置圖形警示。圖形健康警示是促進戒煙的有效干預措施之一。我國《煙草專賣法》指出,煙草產品應在包裝上標明焦油含量級和“吸煙有害健康”,但僅設置文字警示作用有限。香港自2007年起,規定煙草產品必須展示健康警示圖像,并于2017年規定圖像面積需覆蓋包裝85%,內地可參照制定相關政策法律,使包裝的危害警示更突出。
變相煙草廣告依然不少?!稛煵輰Yu法》禁止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介播放煙草廣告。雖然該法實施取得一定成效,但變相煙草廣告仍不少。據2018年中國成人煙草調查,有43.3%的受訪者在調查前30天于卷煙零售店看到煙草廣告,有61.1%在影視劇中看到吸煙鏡頭。近期,由煙盒折成的“煙卡”在小學生群體中風靡,也屬于變相煙草廣告,誘導青少年嘗試吸煙。我國應考慮加強變相煙草廣告的監管措施,全面禁止煙草贊助和廣告。
卷煙煙草稅不夠高。通過征收煙草稅來提高煙草價格,進而減少煙草需求,是被國際經驗證明的有效控煙措施。自《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生效以來,我國兩次上調煙草稅,2009年提高了從價稅率(指按貨物價格為標準征收的稅種),但卷煙零售價未變;2015年增加煙草零售環節稅收至11%,并增加每包0.1元的從量稅(以貨物數量、體積、重量等為計稅標準的一種關稅計征方法),當年卷煙總銷量減少100億包。目前我國煙草稅率為52.2%,可負擔水平依然較高。新西蘭制定了煙草稅調整機制,每年按通貨膨脹率加增10%,以調整煙草消費稅。我國或可參考制定合理的煙草稅價和調整機制,以實現減少煙草危害和增加政府稅收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