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非急救轉運缺口不小

受訪專家: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中心副主任  苗常青,本報記者  李珍玉

當患者準備出院回家,或病情雖然不算緊急,但可能行動不便,不適合搭乘普通交通工具,或在病情穩定期要跨城市轉運時,通常需要救護車提供非急救轉運服務。但120救護車主要負責院前急救轉運,很難顧及非急救轉運。在尋求非急救轉運過程中,患者和家屬往往面臨等待時間長、遭遇“黑救護車”宰客等情況。

“進醫院容易,轉院難?!痹诒本┕ぷ鞯南南壬鷥赡昵膀T車時不慎摔傷骨折,進醫院是通過120救護車運送的,但首診醫院表示無法手術,需要轉診到另一家醫院。他隨即撥打非急救轉運電話999,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運力緊張,需要等待?!弊罱K,在等待了近3個小時后,夏先生才得以轉運。湖北趙女士的母親去年因肺炎在某醫院重癥監護室治療5周,病情穩定后想轉到另一家醫院繼續治療。沒想,轉運車一路顛簸,老人到新醫院當晚就因肺炎高燒不退,醫生推測是由于轉運途中醫護人員經驗不足,未將老人上半身抬高,食物反流而引發肺炎。

一家非急救轉運企業品宣負責人南興君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非急救轉運服務主要是通過配備專業人員和專用車輛設備,為康復期患者、需轉院者及出行不便人士,在不需緊急醫療處置的情況下,提供保障性醫療運送服務,涉及搬抬、轉運、吸氧、監護、輸液等照護措施。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呂國悅在今年“兩會”期間表示,我國非急救轉運存在需求量大,但運力不足等問題。以長春市為例,每年僅吉林大學附屬的3家醫院和吉林省人民醫院的入院后需轉運患者就達近萬人次;加上二級以上的33家公立醫院和109家民營醫療機構,長春市每年非急救轉運需求可達兩三萬人次;再結合日益完善和發展的社區衛生服務、醫養結合等工作,群眾對非急救轉運的需求迅速增加,供需矛盾不斷加劇。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中心副主任苗常青表示:“目前大部分城市的醫療轉運工作由城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負責。在急救資源還未十分充足的情況下,非急救轉運的發展就更慢一些,甚至出現服務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本唧w來說,非急救轉運難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政策體系尚未建立完善。當前,國家政策層面缺乏對非急救轉運服務的明確引導和規定,各地出臺的補充規定也多為原則性規范,難以有效規避潛在隱患。二是行業服務標準不統一。政府有關部門對于非急救轉運服務機構的醫務人員執業、車輛落籍,以及車載醫療設備購置等沒有出臺相應政策規定,導致大量“私營救護車”在未經行政許可的情況下進入非急救轉運市場,從而出現坐地起價、甩客等問題。

苗常青表示,轉運對象雖然不是危急癥患者,但如果隨車醫護人員經驗不足、沒有專業資質、處理不當,將對患者控制病情非常不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必須加大各方合力,讓轉運之路更順暢。首先,先立規矩再干事。制定非急救轉運有關規定,明確服務主體,規范服務流程,讓服務變得有章可循。其次,完善運營模式。打造專門的非急救轉運平臺,將醫療機構和符合轉運資質的社會機構一并納入系統管理,實現統一呼叫號碼、統一受理呼叫、統一指揮調度,與院前急救區分開來。最后,設置準入門檻。相關部門從機構規模、硬件配置標準、運營人員資質、運營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準入門檻,對申報機構資質進行核準,為準入機構頒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明確服務范圍。符合條件的機構納入非急救轉運服務機構名錄,接受衛生管理部門和急救指揮中心的業務管理、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广西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