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農歷甲辰年 正月廿九
遭遇歧視讓人老得快

受訪專家: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 袁勇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 龐宇

本報記者 張健

很多人都有過被歧視的經歷:說話遭人冷嘲熱諷,身高、身材被人指指點點,因性別或職業被人看不起……這些司空見慣的身材歧視、學歷歧視、性別歧視等在人們的心里留下許多微型傷口,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累積,傷害身心健康。近日,美國紐約大學全球公共衛生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健康》上刊文稱,經歷歧視可能加速衰老;因種族、性別、體重或殘疾等原因遭歧視的人面臨更大的健康風險,更易患上心臟病、高血壓和抑郁癥。

歧視讓人老得更快

上述研究納入近2000名美國成年人的血液樣本,評估其生物衰老速度,并給參與者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他們在以下三種歧視方面的經歷。一是日常歧視,即日常生活中細微的、不嚴重的歧視行為,比如被不禮貌對待、獲得服務比他人差等;二是重大歧視,指嚴重的歧視行為,比如受到威脅、被騷擾等;三是職場歧視,包括被不公正對待、職業發展受阻等,比如不公平地被分配到別人不愿意做的崗位,上司開涉及種族、民族或黃色笑話等。

結果發現,與遭受較少歧視的人相比,遭受更多歧視的人從生物學上來看衰老得更快;日常歧視和重大歧視與生物衰老顯著相關,職場歧視的影響相對較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龐宇表示,歧視是指以不平等的眼光對待某些特定群體或個體,表現為對他人使用歧視性語言、排斥性行為、暴力等?,F實生活中,因相貌身材、疾病、性別、地域、種族、年齡、學歷等因素而遭遇歧視的事情并不少見?!昂芏嘣庥銎缫暤娜松硇膫涫苷勰?,可能別人的一句話就會讓他們徹夜難眠?!饼嬘钕颉渡鼤r報》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

房先生(化名)在北京某研究所工作,雖然學歷是碩士,但在博士、博士后一抓一大把的研究所很不起眼。他在職稱晉升中屢屢受挫,經多方打聽才被告知是因為“學歷太低”。房先生很看重職稱,對此耿耿于懷,之后開始失眠,常常夜里醒來再也無法入睡,對工作、愛好逐漸喪失興趣,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來,最終找到龐宇求助。治療時,龐宇發現房先生還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評價過低等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后,房先生慢慢打開心結,但幾年后,他又遇到新的心理危機。當時,他已娶妻生子,邁入人生新階段,但由于是“外地人”,在與“本地人”妻子及其家人相處時,總被揶揄和歧視出身,這使兩人出現婚姻危機,家庭矛盾變得尖銳?!斑@位患者的壓力來源都與個人感知到的歧視有關,而這種感知確實會影響身心健康?!饼嬘钫f。

越在意,傷害越大

“遭遇歧視可能帶來巨大的身心傷害?!睎|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袁勇貴表示,經歷歧視可能導致自卑、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從而對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這些負面情緒還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造成血壓升高等一系列亞臨床疾病和慢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越是在乎他人評價的人,所遭受的健康損害越大。

在龐宇看來,歧視可能從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加速衰老。根據社會壓力理論,感知到的歧視是一種壓力源。在生理層面,經歷歧視對人體來說屬于一種應激事件,尤其是重大歧視更屬于一種急性應激事件,與失業、喪偶等其他重大生活事件給人造成的影響類似。個人在受到應激刺激后,交感神經系統會向腎上腺發出信號,從而釋放腎上腺素、皮質醇等激素,加快心率、升高血壓、改變消化系統活動、升高血糖等。如果人經?;蜷L期遭受歧視,就可能處于慢性應激狀態,進而打破機體內在免疫平衡,長此以往引發各方面的病理損傷,加速身體衰老。另一方面,若長期遭受歧視,容易陷入壓抑情緒,而負面情緒郁結于心容易使人失眠。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修復過程,可以幫人們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長期失眠也會加速衰老。

在心理層面,歧視是一種主觀認識。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一旦認為他人對自己有歧視行為,就容易產生戒備、敵對情緒,進而引發社交恐懼等問題,導致人際交流障礙。人是社會性動物,如果出現社交障礙,又得不到家人或社會支持,就會導致社會隔離、孤獨、抑郁、物質濫用等問題。有研究表明,被歧視經歷的積累與心理問題風險增加有關。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女性積累的被歧視經歷越多,報告抑郁癥狀的可能性越高。長期被歧視還易導致自我認同感低,往往會陷入“為什么總是我被歧視、被看不起?就是因為我個子矮/太胖了/不漂亮……”等情境中,導致自信心不足,進而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動力不足,傾向于封閉自己。

還有研究指出,遭遇歧視的人可能面臨更多健康風險。一項納入97項研究的薈萃分析發現,隨著被歧視經歷增加,人們更易出現飲酒等不健康行為。美國紐約大學最新發表的這項研究也發現,遭遇歧視的人更容易出現吸煙、肥胖等問題,這些因素都可能加速衰老。

客觀面對負面評價

歧視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且形式多樣,每個人都難免遭遇不同角度的歧視。兩位受訪專家表示,社會和個人都應采取積極措施,營造平等、和諧、多元的社會氛圍,這對促進健康公平非常重要。

政府加強教育和宣傳。建議相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向公眾普及包容、尊重等價值觀,增強大眾平等、公正、理解的觀念。同時積極推廣多元文化,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可以使人們更理解、尊重和欣賞不同的個體或群體。

各個群體或組織加強交流互動。各個行業協會、學會等可多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不同群體間的互動交流,幫助打破彼此間對立的心理閉環,以消除歧視行為的基礎。企業可舉辦以員工需求為中心的團建活動,從工作歸屬感需求、被尊重需求、實現自我發展需求等多方面來策劃活動內容,加強職員之間的交流和理解。

個人進行積極的心理建設。第一,個人要建立客觀而堅定的自我標準。當心中有一桿秤,就不會輕易被他人的評價所左右,也不容易受傷。面對別人善意的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面對他人惡意評價時,一方面可通過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穩定情緒;另一方面,平時可多讀一些心理學書籍,學習一些應對技巧,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和反擊歧視。第二,當遭遇歧視時,可通過一些方法合理正當地維護自身權利。比如在餐廳受到服務人員惡劣對待,可直接向服務員表達不滿,或者向更高級別職員以及相關機構投訴;當遭遇就業歧視時,可以向勞動仲裁部門提出申訴,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及時疏導負面情緒??赏ㄟ^跑步、騎自行車等運動來發泄負面情緒,幫助自己調整好心態。同時還可以積極尋求親友的支持,比如多和親朋好友聚會、聊天等,轉移注意力、紓解不良情緒。一旦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尋求心理醫生幫助,以免錯過最佳干預時機:持續失眠超1個月;坐立不安、情緒低落,甚至有時潸然淚下,且通過運動等方式不能自我調節;出現心慌、心悸、頭痛等軀體不適,且去醫院檢查找不出病因?!?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广西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