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縮小體制內外養老金差距;對已按原制度領取養老金者,沒有直接影響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胡乃軍
養老金是很多老年人的重要生活來源之一,相關政策一直備受關注。今年10月,我國將全面實現養老金并軌,即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員工的養老保險繳納方式和領取標準將統一化。并軌改革將影響哪些人?體制內外的基本養老金差距是否將因此拉平?
當前,我國實行的是養老金雙軌制,即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分別實行不同的養老保險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不需要單獨繳納養老金,但退休后可享受較高退休金待遇;而企業職工則需自己繳納養老金,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相對較低。這導致體制內外養老金待遇有較大差距,引發一些不滿和質疑。
2014年10月起,為了促進社會公平和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立與企業職工相同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繳費與待遇掛鉤;設定10年過渡期,逐步過渡到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提高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縮小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差距等。這一政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將朝著更加公平、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在全面實現養老金并軌后,兩類人群將受到較大影響。一是在職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這類人群需要開始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收入水平;但同時,他們也將享受更公平和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二是企業職工。養老金并軌將提高他們的養老保險替代率,使其能享受更加穩定的養老保障。
不過,養老金并軌不意味著兩者之間的養老金收入差距會立即大幅縮小。一方面,本來政策就是要保證老人的權益不被改變,再加上歷史原因和制度設計等因素影響,兩者收入差距仍然存在。但隨著時間推移和改革推進,這種差距將逐漸縮小。另一方面,不少企業通常是按最低標準繳納基本養老金,而機關事業單位多是按實發工資足額繳納;同時并軌改革要求,機關事業單位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但企業年金制度并非強制,可能導致并軌后兩者差距仍然存在。
對于已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已領取養老金的企業職工,由于已按原有制度領取了養老金,因此養老金并軌對他們沒有直接影響。
養老金并軌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改革的重要一步,將為廣大職工提供更加穩定的養老保障。與此同時,普通人應該提前做好養老規劃,為自己的未來生活做好充分準備,具體可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提高個人儲蓄意識。通過儲蓄、投資等方式積累個人財富,為未來的養老生活提供物質保障。第二,關注養老保險政策。了解養老保險政策的變化和趨勢,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養老保險產品。第三,多元化養老方式。年輕人可關注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作為一種補充性養老保險,也是家庭理財工具。第四,增強風險意識。需及時了解各種養老風險,如通脹風險等,并采取相應風險管理措施?!?